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党史人物
排雷英雄樊俊
来源:  发布日期: 2020-04-22  访问量: 

樊俊(1964—1985)

“轰”的一声巨响,在战场上连续实施排雷作业7个小时的樊俊,终因疲劳过度,身体不能自制,突然晕倒在地,不幸触雷,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的表现和要求,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,并追记二等功。

樊俊,男,江都市东汇乡跃进村安往组人。1964年12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。1980年,樊俊初中毕业后回家同父母一起操起农具,干起了农活。1982年秋季征兵,樊俊光荣人伍,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。

在部队,樊俊进步很快。入伍刚半年多,由于他在农场完成任务出色,受到连嘉奖一次。1984年,在军事训练中,他积极肯干,为排里的训练出主意、想办法,贡献突出,分别于7月和10月受连嘉奖各1次。

1985年,樊俊所在的部队开赴中越边境前线,樊俊先后参加了攻占140阵地与1058高地的外围战斗。他技术成熟,胆识兼备,在战斗中共排除地雷61颗,和战友们一起开辟通路960米,为步兵分队的进攻奠定了胜利的基础。

在攻打140阵地前夕,樊俊配合三连侦察排清扫前进道路上的障碍。为了保证战友侦察潜伏任务的完成,他严肃认真,一丝不苟,出入险境而安然无恙。2月9日,他又一次开路在前。这里就在敌人的鼻子底下,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敌人火力的杀伤。面对危险,樊俊坚定沉着,当他排除了4颗地雷时,越军突然从140阵地上打来一梭子弹,子弹的着落点仅离他几米远。为了隐蔽,他严守纪律,一动不动地坚持了一个多小时。当发现没有什么动静后,樊俊又抓紧时间继续干了起来。樊俊不怕疲劳,不怕困难,连续执行任务3天3夜,秘密开辟通路250米,排雷17颗,为我军的进攻开辟了通道。

2月25日,连队接受为攻占1073阵地秘密开辟通路的任务,樊俊所在班在1153高地前沿开辟通路。这里地形复杂,敌人地雷布阵又极不规则,稍有不慎,便会触雷。他和新战士汪建华组成战斗小组,面对险情,他从容自若。他让汪建华担任警戒,自己一人作业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,通路从一号水沟开到了二号水沟附近,这时进入越军布设的另一个雷场。他在不到1平方米的面积上,连续排除了3颗地雷。樊俊沉着冷静地操作,凭着一身过硬的技术,仔细认真地搜排。有的地雷时间长了,表面积土有几十厘米厚,不易发现,他就一段一段地先后用作业铁锹掀去浮土,尔后再仔细探测。雷场里还有很多诡计装置,他小心谨慎,轻轻掀开地表皮,循序渐进。担任警戒的汪建华见他满头大汗,身上全是黄土,要替换他一下。樊俊坚持不肯,说:“这里不好排,还是我来干。”就这样,一个上午,他排除了敌人各种地雷43颗。下午,樊俊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,继续向前排雷。地形越来越复杂,地雷的布阵也越是复杂。不论是松发雷、压发雷,还是环雷、诡计雷,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。各种各样的地雷都被他征服了,他带着胜利的微笑站起来,但由于过度疲劳,突然间晕倒在地,不幸触雷,随着一声巨响,他永远地倒下了。

樊俊为了捍卫祖国神圣领土,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